一场跨越5000多公里的远程生命接力,近日在广东东莞与新疆图木舒克市之间成功进行。2025年6月18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下称“师市总医院”)的数十位医疗专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紧密协作,为师市总医院收治的一位病情复杂危重的75岁高龄患者,精心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生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这位老年患者病情极为复杂棘手,不仅患有急需处理的IV度子宫脱垂,还同时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活动性肺结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泌尿系结石以及高血压。多种严重疾病交织叠加,使得单一病症的治疗都充满挑战,整体手术风险极高,治疗难度极大。
面对如此严峻的病情,师市总医院高度重视。接诊的妇产科援疆专家冯珀霖主任迅速与科主任李代容商讨,决定启动粤兵两地远程医疗协作机制,汇集双方顶尖专家智慧进行联合会诊。会诊由冯珀霖主任主持。师市总医院妇产科主任李代容、妇产科援疆专家李仁河、李枫光、王嵘,以及病理科文小惠、麻醉科主任康红梅、泌尿外科主任朱殿明、呼吸内科援疆专家何灵峰主任等多学科骨干力量悉数参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医务科李诗成副主任快速协调响应,组织麻醉科全守波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吴雷主任医师、泌尿外科苏雁峰主任医师、营养科蔡俊秀主任医师、感染科毕玉珍副主任医师以及妇科李翠芬、曾赛田、刘小媚主任医师在内的强大专家团队。在远程会诊中,师市总医院李聪医生首先详细汇报了患者的病史、各项检查结果和当前状况。随后,两地专家围绕患者治疗的核心难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妇科与感染科专家重点探讨如何在解决严重子宫脱垂的同时,避免诱发结核病活动或扩散,平衡手术紧迫性与结核控制;呼吸科专家针对患者肺结核的现状及肺心病,着重优化抗结核方案和保护心肺功能;心血管与麻醉科专家则聚焦于有效控制高血压,精准评估并最大程度降低这位高龄且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手术麻醉风险;泌尿外科专家评估了泌尿系结石处理的必要性和最佳时机方式;重症医学科专家预判了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危急状况及救治预案;营养科专家则致力于为患者制定快速、安全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的个性化方案,为后续治疗奠定身体基础。经过近两个小时高效、深入的“云端”研讨,两地专家充分交流意见,最终凝聚共识,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严谨、分阶段实施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案明确,首要任务是优先稳定患者基础状况,立即加强个性化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和贫血,同时强化高血压药物管理,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提升患者整体耐受力。其次,严格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启动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并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为后续可能的手术创造条件。待患者营养状况显著改善、结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心肺功能及血压相对稳定后,再综合评估手术时机。届时将采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选择创伤最小的适宜手术方案,由经验丰富的团队共同完成子宫脱垂的修复手术,最大程度保障安全。在围手术期及术后,重症监护团队将提供全程密切监护,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泌尿系结石的处理将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和结石特点,评估后续处理的必要性。此次高水平的远程会诊,是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走深走实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广东援疆医疗队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粤兵两地医疗机构紧密协作的成效。它不仅有效突破了地域限制,将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诊疗理念,“零距离”输送至祖国边疆,为救治危重疑难患者开辟了新路径,更通过现代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边疆医院的诊疗能力,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