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医院规章

首页 >> 医疗服务 >> 医院规章 >> 正文

病案管理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措施
发布:2025年03月23日 02:01   来源:    点击数:

一、预防与预警

(一)提高警惕,强化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意识,始终把保护病案及信息安全突发事件预防作为病案管理科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

(二)严格执行病案防护及信息安全制度,做好病案的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光、防有害气体、防不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有害微生物、防盗窃、防止丢失工作,做好病案的查阅、借阅、复印、保存工作,严格病案资料保密和信息安全。

(三)强化抢险救灾的日常训练工作:所有人员均应熟悉自己的抢险岗位、职责、消防器具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

(四)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给。消防器具应每年检查一次,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五)建立病案安全检查制度,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树立预防重于抢险的思想。病案管理科管理人员应对库房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

(六)建立健全预警报告机制,工作时间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科室领导或分管院长报告,同时积极组织自救。节假日、下班后期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发生值班后,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科室领导和相关报警部门报告,同时组织保安人员自救。

二、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一)火灾

1.办公场所发生火灾时,应积极自救,利用消防设施开展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同时立即拨打综合服务中心电话。要说明地点、物质燃烧种类、是否有人员被围困、火势情况,请求灭火,报告人姓名,并记录时间。

2.火灾范围大时,利用就近电话拨打火警119,报警后要安排人员到指定地点迎接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辆人员到达指定位置。

3.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指挥员要向消防负责同志报告情况,移交指挥权,协同消防做好灭火工作。

4.要按照现场指挥的要求边救火边负责内外警戒,维护公共秩序,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保证人员通道畅通。

5.火灾扑灭后,要组织人员负责保护好火灾现场,配合消防人员调查火灾发生的原因。并组织维修人员迅速检修、恢复各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洁人员负责清洗打扫现场卫生。

(二)突发漏水

1.工作人员发现漏水事件后,应及时报告科室领导,并通知后勤处维修人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2.后勤处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视漏水情况妥善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若水势过大漏水严重,应切断电源,防止漏水漏电伤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漏水点控制住,如关闭水阀、用水桶接住漏水点等。

3.要组织工作人员转移漏水现场重要资料、贵重物品,并指定人员看管,防止丢失。

(三)停电

1.工作中出现停电现象及时打电话通知后勤处维修

2.拔掉复印机、电脑等电器电源插头防止供电恢复时损坏机器。

三、办公设备及病案管理软件安全

指定专人对各项病案管理软件进行维护管理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包括与开发商联系),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打印机出现故障自己不能解决的拨打信息中心的电话及时维修。

四、信息安全

(一)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的病历。

(二)涉及医疗纠纷或案件,在未作出鉴定处理之前,应由医务科妥善保管,任何个人未经医务科批准,不得转借、转抄或复印。

(三)住院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等需带离病区时,应当有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

(四)医务人员借阅病案必须办理借阅手续,对借阅的病案应妥善保管,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对丢失或损毁病案者按情节轻重进行扣罚。

(五)住院病案一般不准外借。如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病历资料时必须由医务科批准,并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证件后予以协助。

(六)病案管理保存期限为30年,留观病例保存年限15年,遵守病案资料保密制度。

五、善后处理及奖惩

(一)抢救能够补救和修复的病案。

(二)将灾害发生原因,造成损失及处理结果报告上级。

(三)根据情况对抢险救灾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消极冷漠,贻误战机,不听指挥者给予处分,对有关事故责任人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