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最新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资讯 >> 正文

胸外科机器人手术新突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联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师市首例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发布:2025年08月29日 12:18   来源:    点击数: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联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团队近日成功开展一例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左下肺背段切除术,是师市首次应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这台手术的顺利完成,展现了广东援疆和校地共建的又一成果,标志着第三师总医院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处理肺癌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某68岁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肺结节6周,至总医院胸外科门诊就诊,胸外科特聘第一主任谢占强(援疆)为患者开展了肺结节筛查。经查,该结节直径约1.8cm,结合影像学特征属于高危结节,遂组织远程多学科会诊,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梁柱主任、陈捷主任医师、第三师总医院肿瘤科陈华林主任、病理科景志亮主任、影像科杨晓生教授及麻醉科康红梅主任等专家研讨,决定为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左下肺背段切除术。

为做好此次手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派出了胸外科陈捷主任医师、吴栋主治医师亲临总医院指导。在练文勇副院长、梁柱主任统筹指挥下,由陈捷主任医师担任主刀,谢占强主任、吴栋主治医师、王勇主治医师担任手术助手,在胸外科及麻醉手术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手术用时1.5小时便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提示“浸润性腺癌”,符合手术团队的预测。依据术后快速康复(ERAS)理念,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术后第1天便能下床活动,第3天拔除胸管,目前已顺利康复出院。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优势如下:

1手术精准度显著提升

(1)配备高分辨率三维内镜,术野可放大10-15倍,提供清晰立体视野,机械臂操作精度超越人手极限;

(2)机械臂具备7个自由度,可模拟手腕灵活转动,在狭窄解剖区域(如纵隔、肺门)完成精细切割、缝合,减少周围组织损伤;

(3)系统可滤除医生手部颤动,确保操作稳定性;

2微创性与术后恢复优势

(1)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对止痛药物需求降低;

(2)患者住院时间较胸腔镜手术缩短,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降低;

(3)可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减少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尤其适合老年或肺功能较差患者;

3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有保障

术后快速康复(ERAS)是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术前宣教、疼痛管理、早期活动等围手术期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的理念,旨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肺结节筛查是肺癌早诊早治的“关键防线”。多数早期肺癌以肺结节形式存在,而早期患者常无咳嗽、胸痛等典型症状,易被忽视。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精准发现3-5毫米的微小结节,灵敏度是传统胸片的10倍以上,能在肿瘤仅累及肺组织浅层时即被识别。早期肺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此外,筛查还能鉴别良性结节(如炎症、纤维化),避免过度治疗,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对高危人群(吸烟史、家族史等)定期筛查,是阻断肺癌发展、守护肺部健康的核心手段。

第三师总医院胸外科将以此次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顺利开展为新起点,充分发挥肺癌处理技术优势,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团、大病不出师”,为辖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医院将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为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建设健康兵团贡献力量。